一、系统概述
城市规划管理信息系统历经数十年的发展,涌现了多种理念和系统方案。本质上可分为数字报建、管理信息和辅助决策三类系统。其中数字报建为完成建设方项目资料电子化报建的系统;管理信息包含业务流程、通用办公和地理信息系统;辅助决策系统涉及规划管理的核心业务,包括指标分析、方案对比等模块功能。前两个系统技术难度较低、探索实践时间较久、成功经验很多,已逐渐演化为普及技术。
而辅助决策系统为近年刚兴起的高端需求,强势介入规划管理核心业务,涉及制图、三维、指标、动态和互动等诸多难点,为规划管理科学化、阳光化和智能化等诸多问题的解决提供终极手段。
1.1系统结构
CEVPLAN三维政府辅助决策系统,是根据规划管理特点,把三维电子报批和数字城市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综合系统。通过合理的标准、强大的软件和科学的数据组织,实现三维规划成果的制作、校核和入库管理。系统结构清晰流畅,实现了对建设方案全方位的审核分析,为规划辅助决策提供了强力支持。
系统主要由三维电子报批和数字城市两部分构成。通过电子报批和相应的标准将规划管理过程图和现状图入库生成数字城市,形成三维动态并具有数据指标的“规划一张图”,辅以相关功能实现辅助决策。
1.2工作原理
在数字城市的支持下,通过电子报批系统对满足标准的建设方案进行各类审核,通过建设项目源源不断的入库,实现数字城市的动态更新,使得数字城市的内容不断丰富,具有现实性和属性数据灵魂,决策支持更科学。同时水到渠成地形成了三维的、动态的、具有属性的“规划一张图”。
二、电子报批
2.1总规电子报批
制定总体规划设计标准、提供适应标准的设计软件,对总体规划设计成果进行检查、分析和审核,并对最终成果进行规整入库。构建数字城市(规划一张图)的核心要素,为辅助决策叠加分析提供支持。
2.1.1 图形规整
将总规电子文件进行图形整理,使其符合《总体(分区)规划数据整理入库标准》以及相关技术规定的要求。包括地块、管线、道路、配套公建和控制线等定义转换。
2.1.2 辅助审核
(1)检测各现状地块、规划地块、基本农田控制线、生态控制线、城市建设用地、道路红线和规划地块等是否重叠。
(2)核算规划人均建设用地、人均单项建设用地指标(包括规划人均居住用地、规划人均工业用地、规划人均道路广场用地、规划人均绿地)、规划建设用地结构是否符合《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的相关要求。
2.2 控规电子报批
制定控制性详细规划设计标准、提供适应标准的设计软件,对规划成果与标准、当地的规划管理技术规定和相关法规进行自动比对,对其中的图层、实体类型、表格和属性指标等进行详细的检测和分析,并最终对成果进行规整入库。构建数字城市(规划一张图)的核心要素,为辅助决策叠加分析提供支持。
2.2.1 数据整理
简单易用的辅助设计功能,使得道路设计、地块等控规要素设计变得简单高效;对于成型的图纸则提供快速定义功能,方便快捷的图层复制将各专项图纸快速合并,为图纸审核和数据校验提供详细的数据资料。
2.2.2 查询
方便快捷的查询功能为用户提供随时查找指定条件的控规要素实体,包括地块查询、转弯半径查询、空地查询等,帮助用户及时发现不合理设计并进行快速定位。
2.2.3 统计
控制性规划中也经常涉及各种指标的统计功能,在以往的过程中,这些指标需要审核人员手工去累加核算,工作量巨大,而且容易出错。软件提供用地汇总、地块指标、绿地汇总等控规常用表格数据的统计绘表,并形成报告文件,最大程度地减轻用户的工作量。
2.2.4 数据检测
审查各种数据是否符合控规设计要求是控制性详细规划中主要的工作之一。软件提供丰富的数据检测功能,几乎涵盖所有控规审图的内容,包括容积率、建筑密度、用地面积、禁止开口线、建筑退距线等,快速为设计、审核人员提供审核数据,帮助用户高效快捷地发现控规设计方案的问题;数据检测结果可输出到Word或当前图形;检测完成后,系统提供自动导出所有检测报告功能,方便用户查找不合理的设计。
2.3 修规(总平)、单体、市政和竣工验收电子报批
制定成果报建标准、提供标准实现软件,通过审核软件把报建成果生成三维仿真模型,叠加数字城市资源进行各类检查、分析,并最终自动生成校核报告,为规划审批提供决策依据。
2.3.1 系统功能分析
系统包含总平、单体、市政和入库四个功能模块,其中,总平与单体间关系密切,指标互通互动,市政通过对总平和单体的分析,反映管线的负荷及空间关系,各模块审核的结果则集中由入库模块完成成果的收集管理。总平、市政和单体均设计了成果转换功能,其中,总平注重于规范的检测和指标统计,单体对户型和面积分析功能着重体现,而市政则集中于负荷校审和碰撞检测。
2.3.2 系统功能简介
系统构建在一个完全独立的三维空间绘图平台之上,所有功能均在三维状态下使用,操作过程简便、直观和高效。
(1)设计转换:包括导入、总平、单体和市政四方面的功能内容,用以把设计的dwg图形导入至报批转换环境,并将图中元素转换成报批标准的三维专业实体,从而自动生成属性和指标,方便规划管理人员对成果的审查。
(2)总平审核:可实现查询浏览、专业检测、日照分析、指标核查等功能。
(3)单体审核:可实现查询浏览、面积构成、户型分析等功能。
(4)市政审核:系统将根据小区里的建筑、环境、面积和住户情况对各类管线做“负荷”分析,以确定管线的负荷是否满足要求。另外,系统可以从剖面和三维的角度全面把握管线间的碰撞情况,并自动提交相应的报告。
(5)竣工验收:项目建设完成后需要竣工验收,竣工验收电子报批就是将项目建构筑物及其环境进行实地勘测,然后再绘制成满足要求的报批方案提交规划审核的过程。其中勘测绘图由勘测单位完成而审核由规划局的批后管理部门负责。根据报批项目的内容分别采用单体、总平和市政模块制图和审核。
(6)仿真审核:软件提供了各类建构筑物的材质和环境配景,用户可以很轻松地实现项目的仿真效果以及动画漫游。
2.3.3 数据库设计
数据库的设计分数据结构设计和数据库结构设计,分别用于组织处理专业数据和整个项目的系统数据。
整个系统由前台系统和后台数据构成。前台中,在批项目经过系统分析,成为已批项目,并转入后台报建数据。后台数据即数字城市系统,一方面为前台系统的分析提供支持,一方面进行数据存储工作。数字城市由规划过程数据和辅助数据构成,其中,规划过程数据包括各类规划图、报建项目图等,辅助数据包括地形图、卫星航拍照片等。
2.4 入库管理
专门研发的一款兼容三维、二维、矢量和位图等多种数据格式的三维数字城市管理系统,对通过审核的总规、控规、总平、单体等成果进行入库管理,实现二三维一体化与规划管理提供辅助决策支持。
系统尤其针对三维仿真数据模型设计了科学的管理机制,对海量的空间数据浏览和管理更具有卓越的性能,特别无缝兼容电子报批的三维成果数据并与之互动,构成三维政府辅助决策功能。
三、数字城市
数字城市是一款拥有自主平台、自主研发的系统,是一款兼容各类数据格式、兼顾规划决策与审批、动态归档各类成果,高效率输入和输出空间和属性数据的三维工程图形数据的管理平台。承载无限海量数据管理,分层分类灵活,浏览查询流畅,检索分析迅速。是一款具有动态更新体制、拥有数据指标灵魂和紧密支持规划审批特点的数字城市系统。也是一款三维的、动态的并具有属性数据灵魂的规划一张图系统。
数字城市为电子报批提供入库管理,并为电子报批的分析提供有效的资源,两者互动配合将彻底实现规划局政府辅助决策功能。
系统功能
系统具有图类控制、模型展示和查询浏览等多种常规三维基础功能,同时具有日照分析、方案对比、动态更新和与三维电子报批互动审核等多类辅助决策功能,且支持用地红线的绘制和管理与规划管理紧密融合。
1. 图层图类控制
利用图层控制功能,可以实现分类显示。在城市规划中经常把建筑和用地等分成不同的类型,例如将用地分成居住用地、商业用地、绿地等多种类型。利用分类显示功能,可以在场景中给不同类型的建筑或用地用不同的颜色加以区分。用户可以自定义分类条件和用于渲染的颜色,也可以增加新的分类类型。利用去除贴图工具则可以控制显示的效果。
2. 场景漫游功能
(1)多种运动控制模式。提供鼠标、键盘或游戏杆控制,用户可以在三维场景中前进、后退,改变行走方向,升高、降低视点等。
(2)多种浏览方式。提供行走、驾驶等浏览模式。
(3)可设定游览路径。提供多条游览路径,用户可以沿固定路径交互式浏览飞行。
(4)大场景的无缝浏览。采用先进的图像压缩和调入技术,实现地形调度时真正的无缝连接。
(5)电子地图跟踪指引。用户在三维场景中漫游时,二维电子地图可以实时指示用户的位置和行走方向(即视点和视角)。
(6)快速空间定位功能。在二维电子地图中点击任意点,三维场景可迅速切换到此处。
(7)兴趣点搜索定位功能。可基于系统提供的搜索查询功能,输入感兴趣的地物名,系统可快速实现搜索匹配,选择搜索到的对象,实现快速定位。
3. 三维模型展示功能
可以在三维场景中展示典型建筑物、基础设施等物体的三维设计模型文件,并可在该场景中从多角度、多方式对其进行观察。系统可实现与现有各类展示系统的无缝集成。
4. 三维搜索查询功能
网络客户端可基于系统提供的搜索查询功能,输入感兴趣的地物名,系统可快速实现搜索匹配,选择搜索到的对象,实现快速定位。
5. 三维效果输出
视频输出:将事先录制的飞行路径输出为视频文件,如AVI或一系列帧文件;3D视窗中的快照功能及影像文件输出功能;
图像截屏输出、打印:提供方便的三维场景截图工具,并可保存成BMP或TIFF等常见图像格式,也可对实现对当前场景的打印输出功能。
6. 超级链接查询
在三维模型的特定区域建立指向网页、应用程序和数据库的超级链接。
7. 城市热点巡视
根据规划纠查、违规用地、城市绿化以及交通监控等政府、市民感兴趣的热点问题,系统可提供迅速、直观定位,可以通过照片、问题,甚至实时视频信息对热点地区进行巡视和观察、并分析指挥。
8. 三维标绘
系统可提供一套编辑、修改工具,客户端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在三维地理信息系统上规划、设计、标绘地物、符号以及三维模型来实现自己的应用,并可保存。
9. 系统自身建模
系统与电子报批结合具有强大的模型建立能力,能在服务器端的系统中实现以下模型加载功能。可以自主创建各类城市构建的仿真模型,与传统的建模软件比较具有简易、高效、专业等特点。
10. 报审方案动态调整
在三维场景中对目标建筑可自由动态拉伸,建筑的属性数据将随之自动改变,方便规划审批过程中对方案的调整。
11. 辅助决策功能
(1)指标分析
为本系统的显著特点之一,每条空间数据都自动附带其属性数据,从而为各类属性和指标的分析提供基础。如:经济指标、绿化系统分析、道路系统分析和拆迁分析等。
(2)方案对比
可以把设计方案放置到待建位置上和周围环境进行分析,也可以把同一项目的不同方案放在一个视频中进行颜色、体量和指标等各个角度对比。
(3)日照分析
内嵌本公司国内最具权威的日照分析系统,可以把报审方案放置于待建环境中进行准确的日照分析,将真实地反映周边环境建构筑物和地形。
(4)红线管理
在数字城市的各个图层中支持规划红线的精确绘制,绘制的红线可以导出为包含dwg格式在内的多种数据格式,实现与规划审批的对接。
(5)动态更新
数字城市成长是通过电子报批的成果入库来实现的,伴随着规划审批和城市建设的进展,一个个项目的入库就自然地生成了准确的虚拟城市。可见其是电子报批支持下的日积月累的产物,随着时间在不断地动态生长和更新。
(6)决策返回
数字城市通过电子报批不断地更新和完善,而其中所收录的规划、项目等各类资源又可以反过来为电子报批调取分析使用,与电子报批一起建立了一套完整的辅助决策系统。下图为数字城市中调出控规到电子报批中进行比较分析。
12. 规划一张图
数字城市通过电子报批把各类规划、建筑单体和管线红线等规划过程图归档,又通过相应的标准把相对静态的地形图和位图归档,自然而然就形成了所有规划相关图形的叠加管理,即“规划一张图”。不仅如此,相比常规的“规划一张图”,该一张图还具有数字城市仿真、属性指标、动态更新等特点,因此可以称之为“三维的、动态的、具有属性数据灵魂的规划一张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