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第三维度
作者:王逍
微软近期对外发布了 眼动跟踪技术 Mise Unseen。这项技术主要是通过跟踪用户眼动、视线轨迹,来完善和提升虚拟现实场景中的动态模糊和分段加载过程。
在我们通常接触的计算机3D图像运算过程中(如游戏),虚拟场景中环境是通过3D模型搭建起来的,而三维场景的范围越大、细节越完善就越考验我们计算机的处理能力,所以,大场景的3D虚拟环境中,一般都是通过将三维环境分成不同部分,分阶段加载展示给用户。并且,虚拟环境中可见视野范围内,距离远近的模型渲染精细程度也不一样,以节省用户终端的运算资源。
这个分段加载的过程是通过提前预判用户的行为来实现的,为了更好的提升用户体验,一般会有预加载的过程,就是在评估用户的行为或者运行轨迹后,提前一段时间做好准备,在后台运行和加载一部分3D场景。
根据微软公司提出的报告,虚拟现实应用中,用户希望系统提供的视野范围会越来越大,目前一些VR眼镜产品已经能够提供120°的视野范围,而微软报告中提出最终可能提供180°的视野范围。在如此大的视野范围内,想为用户提供一个细节完善、画风自然的图像,对计算机处理能力的压力是可想而知的。
而此次微软正是试图通过动态感知用户的行为,尤其是视野内视觉焦点的变化,来隐藏或者虚化(降低模型渲染的精细度),模糊一些用户视觉不是太关注的细节,从而节省用户计算机的处理压力,提升虚拟现实体验。
根据微软的报告,虚拟现实场景中,用户的真正关注的视野范围约30°,而中心聚焦点约为5°,其余的部分用户是不太注意甚至是处于“无人看管”状态,这就为 Mise Unseen 眼动跟踪技的应用提供了可能。
正是通过该眼动跟踪技术,采集人眼部的动作,分析用户视觉范围和焦点变化,通过“定时使用低保真效果(降低渲染精细度)”、“检测用户的被动选择(虚拟环境的范围毕竟是有限的,有些路是一定要这样走才行)”等方式,动态隐藏或者模糊一些用户关注度较低的场景,从而提升用户在虚拟环境中的体验。